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11.29
文章来源:
浏览量:2081
今天(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了2019医保谈判准入名单。此次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共有97个,其中包括广受业界关注的PD-1、修美乐等药品,70个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0.7%,27个续约药品平均降价26.4%。
至此,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完整版出炉,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新版目录将于1月1日正式实施。
2016~2019:一年一谈,医保谈判或将常态化
本次谈判准入目录共涉及150个品种,有70多家企业参与。据现场媒体报道,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从重点领域看,5个基本药物全部谈判成功,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用药、4个儿童用药均谈判成功。
从创新领域看,这次谈判成功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12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共谈成了8个。
首批医保谈判可以回顾到2016年,由原卫计委开展组织,最终谈判准入的品种有3个,包括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GSK替诺福韦酯(韦瑞德)、贝达药业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凯美纳)和阿斯利康吉非替尼(易瑞沙),3款谈判药品降价幅度分别为67%、54%、55%。
2017年4月,人社部公布了44个拟谈判药品的名单,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7月份谈判最终名单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到81.8%,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
2018年6月,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财政部等启动了目录外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经过与企业的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准入谈判范围,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达56.7%。
通过历届医保谈判结果,可以看到,药品降幅少则一半,多则达70%。而此次医保谈判中70个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0.7%,也是在历届医保谈判降幅范围当中。
今年8月份,医保局对新版医保目录作解读时提到正在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政策文件正在制定。照这个趋势,医保谈判在今后或将会持续下去。
企业以价换量,医保药品放量明显
医保对产品的放量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仅拿罗氏“三剑客”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来说,这三大抗肿瘤单抗均以超过50%的降幅进入了医保,尤其是赫赛汀的降幅高达65.7%。
在进入医保不到半年,据上海医工院PDB数据,赫赛汀2018年一季度在样本医院销量就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4.1%,同时销售额也达到2.15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美罗华和安维汀的表现同样出色,一季度销售额均超同期,尤其是降价幅度61.58%的安维汀,同比增长达到266%。
此番医保目录调整之所以如此之重要是因为企业降价入医保目录的道路“只此一条”,今年国家医保局在公布新版医保目录的时候,提到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并且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消化过程中,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这意味着,没有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想要通过地方增补权限进入目录的通道已被堵死。原省级增补入医保的乙类类药品,三年内将逐步调出,而且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的药品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企业自身如何应对?
纵观本次成功进入医保谈判的品种,可以明显发现的是,经过多年的医保谈判,官方对于谈判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自身发展的路子,那就是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把一些临床上亟需的药品优先纳入医保,例如李克强总理曾经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加大抗癌药进入医保目录的力度,尽快满足患者所需。
本次医保目录谈判结果也体现了这一精神,信达生物PD-1品种信迪利单抗进入医保目录,显示了官方对于一些新技术新疗法的支持,所以现在企业所面对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不断推进,企业本身需要看到的是,在医药行业创新药以及在临床上具有高价值的品种,未来将是官方鼓励研发的方向。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其品种进入还需算好一笔账,本次在谈判中,BMS的PD-1品种O药退出谈判亦是典型的谈判之后发现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定价战略而选择退出,这就涉及到企业和国家医保局双方博弈的一个过程,对于医保局来说,其更想通过本次谈判减轻医保基金的压力,使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之上。
但是企业本身有着自己的盈利压力,各家企业如何把市场与价格进行有效平衡,将考验着企业自身的实力与策略。